?
在全國人民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之際,10月28日,八路軍研究會副秘書長兼冀熱察分會會長高佩璞一行,來到全國改革開放的前沿地廣州,走進廣東省抗疫先進集體、廣東省先進基層黨組織的廣州醫(yī)藥,開展“不忘初心,講實中國好故事”活動,革命后代講述建黨故事、抗美援朝革命故事,傳承紅色基因。
走進廣州醫(yī)藥宣講紅色故事的有八路軍研究會副秘書長兼冀熱察分會會長高佩璞,八路軍研究會冀熱察分會副會長、開國上將宋時輪女兒宋百一,中國共產黨創(chuàng)始人李大釗之孫李建生,彭德懷元帥后代張峰等革命后代;出席宣講會的還有毛澤東主席后代曹宏、曹志衛(wèi),新四軍軍長葉挺將軍孫女葉蓮等革命后代。
廣州醫(yī)藥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米琪,黨委委員、工會主席何毅以及黨紀工團等代表參加了宣講活動。
活動現(xiàn)場,宣講團向與會人員重溫了中國共產黨的建黨故事和抗美援朝許多鮮為人知的革命故事,如中國人民志愿軍第38軍“萬歲軍”名稱的由來、長津湖戰(zhàn)役、冰雕連的故事等,讓與會人員真切感受到革命先烈艱苦奮斗、無私奉獻、愛國為民、勇于犧牲的革命精神,接受一次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tǒng)教育。宣講團成員表示,開展“壓艙石故事匯”工程的目的就是讓年青一代了解黨史、軍史,緬懷老一代革命先烈,貫徹落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活動過程期間,宣講團參觀廣州醫(yī)藥抗疫專題展廳、觀看抗疫紀實視頻。他們了解廣州醫(yī)藥抗疫工作情況后,提到廣州醫(yī)藥做好“兩不兩保”(即不提價、不停工,保證產品質量、保證公益為上),就是牢記初心使命的很好體現(xiàn),復工復產過程中執(zhí)行“六穩(wěn)”“六保”,感受到基層與黨中央保持步調一致,值得肯定。
據(jù)悉,“追根溯源,講實中國好故事”與“壓艙石故事匯”工程于2020年1月2日啟動,由八路軍研究會冀熱察分會組織了一百多名革命后代。此次宣講活動是“壓艙石故事匯”工程在廣東的第一次活動。宣講團參觀了“歷史街區(qū)活化項目”永慶坊和展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粵劇博物館,深切感受習近平總書記“讓城市留下記憶,讓人們記住鄉(xiāng)愁”的講話精神,了解粵劇藝術傳承和保護情況,感受廣州對傳承的堅守和對創(chuàng)新的包容。
廣州是全國改革開放的前沿,也是粵港澳大灣區(qū)建設的中心城市之一。宣講團將廣東站活動的第一站選在廣州,希望通過紅色教育,讓年輕一代對歷史事件、革命人物、革命精神不斷進行觸及思想、深入靈魂的反思與感悟,并轉化為主動融入國家發(fā)展建設大局、積極投身經濟建設的行動。
宣講團一行走進廣州醫(yī)藥講述紅色故事
宣講團一行參觀廣州醫(yī)藥抗疫專題展
活動合影